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baiduadmin 2025-02-19 财经报 57 次浏览 0个评论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本文为澎湃号·湃客科技 X 听筒Tech联合出品,湃客科技栏目独家首发,未经允许禁止转发

文 | 小 听

编 | 饶 言

“别不信,AI真的是带娃神器!”

2月17日,中小学开学第一天,杨哥送自己的“神兽”回笼,格外地“神清气爽”。

每逢寒假,杨哥自己不仅要在公司“升级打怪”,到家还要跟熊孩子刷副本,他一度十分焦虑。

但今年,有了AI这个新的“带娃神器”,他极大地释放了自我,甚至在下班后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追剧时间。

一方面,孩子喜欢跟AI聊天,学诗歌、打辩论赛;另一方面,AI还能帮助“神兽”写作业,成为家庭的协作组、托管班。在开学前,#deepseek赶作业#的相关词条一度还冲上过热搜。

不过,AI虽好,但也要防止沉迷。

比如,在享受红利的同时,有家长也发出这样的担忧——过度依赖AI,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。

更多的家长在担心,“如果大模型对内容松绑,引入成人内容等,会担心孩子误入歧途。”

不容忽视的事实是,对于市场而言,AI的普及已经势不可挡,但对于青少年这个大市场,商家需要考虑的可能远比其他市场要多。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赛博父母热衷“AI带娃”

这个寒假,杨哥深度体验了一把什么叫“AI带娃”。

作为一名“超级奶爸”,杨哥的身边有一群娃友,在朋友们的安利下,他开始教自己的孩子用AI预习课本。

打开AI应用,语音输入“打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,请帮忙梳理第一课文章的大概意思,以及主题思想”后,很快,AI就给出了文章简介、主题思想,甚至还有知识点和考点。

杨哥的孩子也非常喜欢跟着AI学习,遇到不会写的作业都向AI“求救”,“看起来学得不亦乐乎”。这对杨哥而言,简直不要太方便,“自从孩子学会了用AI,下班后可以做点自己的事了。”

在DeepSeek风靡之后,坐标北京的橘宝妈,同样给自己的女儿安排上了AI。

谈及缘何让小学生就接触AI,橘宝妈表示,一是担心孩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,感受不到时代的变迁;二是自己本身就是做技术的,长期跟代码和机器打交道,切身体会到了AI的强大。

听从了一位教育博主的建议后,橘宝妈从网上下载了新学期的英语单词表,打开DeepSeek并上传图片,发送提示词,DeepSeek便化身“家教”讲解单词;她再次提出要求,“用现有单词写一篇500字以内的儿童科幻作文”,DeepSeek也能快速完成。

“效率高、速度快,而且主要是孩子感兴趣。”橘宝妈感慨,“以前她在家学英语,都是被逼的,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好。再有,有的内容连我自己都觉得枯燥,孩子就更没兴趣了。”

橘宝妈发现,在教会自己的女儿使用AI后,孩子会主动跟AI聊天,每天上演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AI也不会不耐烦。橘宝妈窃喜,“AI功能如此强大,又情绪稳定,我是不是可以结束陪娃学习的生涯了?”

在社交平台,“AI带娃”也成了家长们讨论最为热烈的事。小红书上,“AI带娃”的笔记数量突破了5万篇;抖音上,这一话题的播放量则超过了93万次。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社交平台上“AI带娃”的相关讨论。 来源:小红书 《听筒Tech》截图

“不愧是DeepSeek,运动饮食心理辅导,一应俱全”、“太超前了,打开了我带娃新思路”......类似的评论,在社交平台随处可见。

除了家长用AI应用生成“寒假带娃规划”等常规操作外,一位小学生博主晒出的一场与AI开展的辩论赛,更是引起了热议。

该博主小学六年级在读,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利用AI学习的相关内容,拥有超4万粉丝。评论区里不少家长留言表示,“AI学习太强了”“我也要让孩子去学习AI”……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小心孩子“沉迷AI”

不过,尽管AI有诸多好处,但仍有不少家长意识到,“AI带娃,你要足够小心!”

“我教会孩子用AI,是为了方便学习,万万没想到,现在居然成了他抄作业的工具!”

坐标河北的杨女士告诉《听筒Tech》,临近开学,自己在检查孩子作业时发现,一向写作水平只能算“中等”的孩子,寒假作文居然能如此“有含金量”且“衔接丝滑”。

“一看就是AI写的。”不用过多思考,杨女士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。

对此,杨女士心情十分复杂,“AI确实是个很好的工具,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能提供思路和灵感。但我担心直接抄AI的内容,会让孩子丧失了对文字的认知,以及写作能力。”

在杨女士看来,当孩子习惯从AI获取知识后,很有可能会产生重度依赖,养成懒于思考的毛病,最终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社交平台上“孩子AI防沉迷”的相关讨论。 来源:小红书 《听筒Tech》截图

很显然,焦虑的不仅仅是杨女士一个人。

眼下正值开学,连日来,“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”“第一批用DeepSeek赶作业的小学生出现了”等话题相继冲上热搜。为了按时交作业,有焦虑的爸妈联手觉醒的娃,一起上演“寒假作业AI赶工大片”。

不过,有网友热评,“应付有什么意义,骗来骗去还是骗的自己”“说实话,有些东西还是要自己思考,不然脑袋空空,拿什么考试?”

杭州一位老师表示,“写作文、做数学题、整理实践心得……这些寒假作业,的确有的出自DeepSeek手笔,一眼就能认出。”

AI写的作文,一般结构清晰、逻辑严密,用词也很高级,但“一看就是假的”。上述老师直言,“我对班里同学的写作水平还是比较熟悉的。不大可能在一个寒假里,一个学生的结构和文笔就会有如此巨大的突破。”

用AI写作业,还发生过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。

郭老师是一位在职的数学老师,他对《听筒Tech》坦言,AI生成内容的质量取决于训练数据,很有可能包含错误的信息,容易误导学生。

郭老师表示,自己便曾收到一位学生的吐槽,“有位同学在做数学题时,询问了AI,但是自己做出来的答案和AI不一样。经过一番考究,他发现,原来是AI将相关定理用错了。看到AI犯错,这位孩子表示,‘还是自己靠谱’。”

除“AI依赖”外,更多的担忧则在于,AI无法替代真实人际互动中的情感深度。长期依赖机器陪伴可能导致儿童共情能力下降,甚至产生社交障碍。

此前,有心理学研究表明,过度使用AI工具的儿童在团队合作测试中得分低于对照组。此外,标准化的反馈模式,确实很可能会抑制儿童的创造性思维。例如,AI绘画工具预设的模板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艺术表达。

安全问题,也是家长颇为担忧的。杨女士便坦言,“孩子的防范意识差,在与AI交流的过程中,一些隐私信息也会交付给AI。另外,各种人脸识别功能的使用,是否存在隐患?”

实际上,在一些地方,学生对AI的了解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,经过这个寒假的新一轮热度,“接下来如何使用AI”也成为了一件值得全网讨论的事。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“AI带娃”是不是门好生意?

不过,尽管“AI带娃”存在争议,但在市场看来,这依然是一门好生意。

相关资料显示,2025年,全球AI育儿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35%。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,贡献了超40%的份额。

事实上,近两年来,国内AI教育市场规模增长快速。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AI教育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993亿元,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。

而在过去一年中,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,涵盖了备课、教学、练习、考试、评价、管理等教育核心环节。

如猿辅导集团便先后推出过教育智能硬件“小猿学练机”和教育AI应用“小猿口算”等全系列AI产品。而DeepSeek-R1模型发布后,中公教育、网易有道、猿辅导、学而思等相关教育企业更是争相接入。

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

实际上,在教育的过程中,越来越多的老师也开始尝试借助AI。

郭老师便坦言,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,他便会在课余时间教学生“如何使用AI”,他自己也会借助AI备课和批阅试卷。2025年春季开学后,他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接入了“AI聊天机器人”,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。

郭老师认为,随着AI的普及,接下来,AI介入教育市场势不可挡。“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,教育场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,推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。”

不过,郭老师承认,在教育实践过程中,确实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,“比如,AI无法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,某些时候,AI也确实存在‘出错’现象。”

尽管仍处于“初试”阶段,但对于市场而言,这一领域仍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商家们志在必得。

据一位教育企业从业人员小林介绍,自2024年开始,他所在的公司便加大了对AI的投入。在他看来,不管是“AI教育”还是“AI带娃”,随着AI的普及,在未来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“谁也不想错过。”

当然,小林承认,目前来看,这个千亿级蓝海也考验企业的技术责任感与社会洞察力。

杨女士亦表示,希望企业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,更多从家长的角度出发,推出更符合青少年应用市场的功能,“比如,像游戏一样的AI防沉迷系统。”

在小林看来,“AI带娃”本质上是技术进步对传统育儿模式和教育模式的冲击与重构,在发展的过程中,必然存在博弈,有利有弊,“其利在于提升效率、扩展知识边界,而弊端则在于情感疏离与伦理风险。”

“唯有在效率与温度、创新与伦理间找到平衡,‘AI带娃’才能真正成为助力下一代成长的积极力量,而非冰冷的技术实验。”这不仅是小林一个人的观点,也是诸多家长所希冀的。

(文中均为化名。)

(头图和部分图片由AI生成。)

(声明:本文仅作为信息交流,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。)

—END—

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,本文标题:《不会也焦虑,沉迷更焦虑!“AI带娃”真的行吗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